关于促进宝山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
九三学社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宝山区积极将区域发展“小齿轮”挂上国家、上海市发展“大齿轮”,在“一地两区”建设过程中,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宝山区作为全市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承载地之一,2024年1-7月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领域总产值(制造业部分)373.3亿元,占全市总量24.2%,总量位列全市第一。集聚了以宝武为代表的数量众多、基础雄厚的龙头企业,是上海市新材料龙头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超导、超碳、超硅等前沿新材料在宝山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和产业化。宝山新材料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举办了多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新材料·上海宝山”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连续多次获工信部5星评价,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示范集群已具阶段性成果。
二、主要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反映,2020年以来新材料领域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占战新产值比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方面,表明新材料产业仍然是宝山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地位没有动摇。另一方面,也说明新材料领域的企业数、产值方面没有大的增长,吃老本现象突出,后劲不足,不利于产业发展。
战新领域新材料产业情况表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新材料战新领域产值 |
亿元 |
319.4 |
432.28 |
450.75 |
461.39 |
占工业产值比重 |
% |
16.08 |
16.77 |
17.11 |
18.21 |
占战新产值比重 |
% |
63.29 |
63.75 |
62.27 |
62.39 |
先进材料产业情况表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先进材料规上工业产值 |
亿元 |
679 |
815 |
938 |
931 |
占全区规上产值比重 |
% |
34.2 |
31.6 |
35.5 |
36.7 |
企业数 |
个 |
177 |
193 |
204 |
205 |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招引的新材料领域项目少,难以持续有效发挥新材料产业主导支撑作用。二是仍然依赖宝武系发力(如宝钢股份、宝钢新日铁、宝武特冶、宝武碳业、宝钢特钢长材等),增量不足,除宝武系等特大国企外,新材料产业新兴领域缺乏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三是项目招引联动机制不畅,有待进一步加强。科创成果产业化项目流失如石墨烯平台的产业化项目落地宝山明显不足,没有很好发挥平台转化落地功能。
三、对策建议
聚焦新赛道,培育新动能,为宝山新材料产业发展蓄势增能,加快宝山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宝山“北转型”,建议在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方面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
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宝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的转换,推动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产学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加强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等高端研发平台,创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2.加强联动协作,引导科创项目产业化落地宝山。充分借势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石墨烯平台、宝武中央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等技术优势,开展实质性项目产业化落地。
3.加强产业链招商,打好大企业牌优先布局宝山。充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做大招商朋友圈,借势借力国内外知名材料企业如陶氏化学、德国默克、宝武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战略参股、合作开发等方式,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和产业全方位赋能,服务高端产业链优先布局宝山。
4.瞄准未来赛道,建立一支专业招商铁军。聚焦新材料产业细分赛道,依据我区新材料产业优势和特长,坚持项目为主,以招商为抓手,在先进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碳基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抢占发展先机、把握未来赛道未来产业,从而有效提升宝山新材料产业链韧性和新质生产力,推进宝山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执笔人:董昆及 |